查看原文
其他

王天灵:警惕极端防疫措施产生的次生风险

中制智库 2022-07-07

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经济新闻网 ,作者王天灵

中制智库

12 February 2020


中制智库

作者:王天灵

文章来源: 中国经济新闻网


【导语】同科学防疫相违背、同疫情不成比例的极端防疫措施,正产生五个次生风险:一些区域“民生失稳”;一些地区“出入失控”;一些地方“农业失时”;一些城市“工业失序”;一些国民“行为失范”。




本文字数 | 2401字

阅读时间 | 8分钟  





作者:中制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,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天灵

原标题:《王天灵:在风险社会管理视角下提升疫情应对能力》

注:本文“极端防疫措施可能产生的五个次生风险”最早由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“新冠疫情经济影响与对策”课题组提出,具体报告可在文末点击阅读。



从风险社会管理视角重新认识此次防疫工作


现代社会都是风险社会。全球化、技术变革和扩散更加剧了各国风险社会的特质。由于风险的多样性和内生性,现代社会总是与各种风险相伴而生,不可能实现绝对安全。在“新型冠状病毒”已然大规模扩散及前景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,需要认识到没有措施能做到立即完全消除风险和“万无一失”。但充分运用政府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可利用的物质资源,全国和各地都能够做到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可防可控。即使疫情仍持续一段时间,亦可实现可控的风险与社会经济运行的同步兼容。  


实现“动态防疫”和“静态防疫”并重


农业社会的防疫是静态的。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,采取封禁性措施将人们保留在原地,即可以达到灭疫目的。但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,居住在城市(镇)的人口实际超过70%(含镇和未升格为市的县城)。代中国社会正常运转,民生基本维持,需要有两亿以上的人口处在某种流动状态。因此此次战疫,在做好静态人口防疫的同时,需要弱化依靠单纯的严防死守、封堵禁止方式的“静态防疫”思维,强化同现代流动性社会相适应的“动态防疫”思维,将全社会防疫重点放在强化支撑社会经济运行的流动人口/公共交通工具/工作场所的防疫工作上,实现以“动态”中的安全防疫,维护社会经济正常运转,稳健促进经济产业复业。  


保持对现代防疫学研究成果和现代防疫体制效用的信心


同实现动态防疫目标相关的一个核心专业问题是:新型冠状病毒的无症状感染问题。德国两大权威病毒研究机构不认可“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无症状传染性”的结论。国内及世卫组织主流专家认为,无症状传播的例子虽然存在,但非常罕见,不是此次疫情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。另一方面,在我国的防疫体系已实现超级动员形势下,所有感染者、疑似者、接触者都已被置于严格医学/行政监控,因此在非湖北省的其他区域内已采取防护措施的流动人口、公共交通工具、工作场所人口,发生大规模感染事件,其概率是非常小的。即使发生个别感染事件,也很快可以实现有效防控。近日返城的流动人口未对北京、上海等城市疫情形成重大冲击,或已证明此一点。  


高度警惕极端防疫措施正产生的众多“次生灾害”


我国已经是以老龄社会和城市为主的社会,社会成员中急慢性病患者、独居老年人、残疾人、心理疾病患者等弱势人群数量巨大,他们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经常性紧急医疗需求、交通需求、照护需求内容庞杂、数量巨大。湖北省之外的其他输入性疫情的省区市的诸多极端防疫措施,将社会资源、医疗资源、社会关注度不成比例地倾注到“防疫”这一紧急事态上,可能造成上述社会弱势社会群体最基本的医疗、看护、交通、心理等需求被严重忽略(尤其是在农村、镇和县城),危及其生存。同时,同科学防疫相违背、同疫情不成比例的极端防疫措施,也造成许多社会成员长远的心理损伤。
极端防疫措施,正产生五个次生风险一些区域“民生失稳”;一些地区“出入失控”;一些地方“农业失时”;一些城市“工业失序”;一些国民“行为失范”。


充分认识极端防疫措施对尽快控制疫情目标的有害性


截止到2月9日凌晨,全国非湖北的省区市确诊患者数量为10151名,殁亡者为33人,致死率约为0.3%。在非湖北的省区市的疫情主进程已经过去的形势下,我们判断即使非湖北省的疫情再延宕一段时间,确诊感染者人数还会有一些上升,但非湖北的各省区市的疫情死亡率急剧升高,将是一个小概率事件。这是在非湖北省的其他区域需要更加强调科学防疫和动态防疫,努力杜绝所谓“硬核”、单纯封禁等非人文极端措施的防疫学科学依据。
从社会学角度分析,各种“硬核化”、非人文的极端防疫措施,将“感染者、疑似者、接触者”放置于某种同主流社会相对立的角色上(尤其是在农村和中小城市),实际加剧了感染者、接触者们的防卫和抵触心理,为避免被歧视,他们有强烈的不主动报告、降低求医的心理动机,甚至加剧其中一些人的反社会心理。在人员样本数量较大的形势下,这对疫情防控目标本身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。长远而言,极端防疫措施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分不利。


推进政府、市场与社会力量“三位一体”的物资保障


武汉市红十字会的事情表明,专业物流企业的专业技能和资源是保障防疫物资(物流等)供给可以运用的有效力量。防疫物资需求的分散化性质,使社会组织(国内民间、海外捐助)发挥作用有巨大空间。对疫期的物价变动,政府管理部门需要更多着眼有利于扩大总供给这个目标,采取稳健、较高容忍度的市场和物价管理策略。
总体上,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指导、宏观协调和激励作用,充分发挥市场(企业)的专业特长,充分用好民间支援力量的积极性,形成推进防疫物资供需高度匹配的“三位一体”联动运营机制。  


大部分工作场所员工的分布式特征是企业复工的基础


由于绝大多数工作场所员工具有分布式而非集中式特征,在疫情特殊时期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后,健康员工之间再发生感染将是极小概率事件。即使有意料之外的个别感染事件发生,也将是比较容易实现控防的。对于少数工作场所员工分布具有集中式特质的企业,在可能情况下推进其员工的散点化分布,鼓励居家工作。  


多出台促进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情势的一些“实招”


例如参照中国香港卫生署做法,紧急制定分行业的冠状病毒防疫规范要求,提升工作场所(行业)安全度,以员工和社会的安全安心感来促进复业。参照国际防疫惯例,对各地来自非湖北省区域的无任何症状的返岗员工,鉴于他们已经历过1月23日武汉“封城”以来10多天的各种考验,以及返程过程中在列车、飞机、小区等多道临时防疫关口的严审,宜默认他们为健康人口,并取消14天在居所隔离观察要求,除非他们有症状。为加快有条件的企业/行业恢复运营,条件不成熟的企业加快创造复业条件,宜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令的形式强化有关政策发布,并由督查部门跟进督查落实推进情况。


提升与国际社会的防疫合作


虽然一些国家根据对疫情的判断采取了一些防护性举措,但主要国家均对推进与我国的防疫合作意向积极。我国宜通过各种权威渠道和场合,及时全面向各国通报疫情进展,加强防疫专业人士主导的疫情发布会工作,提升我国防疫工作的国际透明度。着眼于借鉴先进成熟的防疫经验和诀窍,加强同美德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的防疫体系(CDC,疾控中心)专家级别的合作。遵循国际惯例,加强有关病毒变异、检测、治疗、药物专利等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。


推荐阅读


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

“新冠疫情经济影响与对策”课题组

《防疫情、促经济,两手抓两手硬的八点政策建议》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